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收購案頻現資本緣何開始垂青零部件業? 2023-02-14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cinic.org.cn/xw/cjfx/398153.html"

  日前,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旗下私募并購基金中信資本中國基金第三期攜手3i集團,完成對全球領先汽車零部件供應商FormelD公司的收購。這次收購,中信資本出資約為7200萬歐元。  另據媒體爆料,最近,中國有企業計劃收購德國采埃孚集團旗下車身控制業務單元、艾斯曼汽車零部件公司。  加上之前銀億對邦奇的收購、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亞新科部分業務及德國博世起動機與發電機全球事業部的收購等案例,資本對零部件產業的垂青已毋庸贅言。  ■發展可持續,也可預期  對此,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閻建來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說:很多投資商很難找到合適的資本投向。現在,大家都在提倡建設汽車工業強國,鼓勵發展核心零部件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依然有發展潛力,是正常的投資去向。  零部件產業是汽車產業基礎,是工業化國家的支柱產業,發展可持續,也可預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認為,資本就應該青睞零部件產業。  即使在汽車工業高度發達的德國,一些汽車零部件集團的傳統業務部門也受到勞動力、制造和出口成本等因素制約,出現虧損狀況。為解決現實困難,這些零部件集團不得不出售不必保留的傳統業務。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執行總監葉亮指出: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追求進步,向高端發展,最好的辦法是并購。通過國際并購,國內投資商可以獲得海外汽車零部件訂單。  有實力的投資方就喜歡體量大和發展空間大的產業。春暉資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趙蕾分析道: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標的體量大,銷售額大,投資和利潤也大。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汽車零部件技術、產品水平差距大,但提升空間也大。  ■被收購的零部件資產有共性  葉盛基認為,有技術含量的零部件對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都適用,有共用價值。  資本購買先進零部件技術和銷售渠道,再賣先進產品,能夠進入汽車行業主流OEM體系。閻建來舉例道:投資商買德國零部件業務,無非是想進入寶馬、奔馳和大眾高端汽車配套市場。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是未來汽車發展趨勢。葉亮提醒中國投資商注意:發達國家企業出賣的汽車零部件業務都遠離四化,也就是說,只賣機械零部件業務,不賣電子零部件業務。  國內投資商收購的汽車零部件資產多是海外尤其是美國和德國汽車行業的優質資產。趙蕾注意到:標的企業有先進技術,有寬廣的市場發展空間,有長期穩健的商業計劃,市場有保障,銷量在細分行業排名靠前,還有強大的技術開發和經營管理團隊,能夠為收購方在收購標的以后過渡期的技術開發和經營管理提供幫助。  ■投資方應持續投入、加快整合  事實上,就資本對于零部件產業的垂青,最近就有來自投資公司的人士提出,投資新能源整車不如投資零部件。在葉亮看來:整車和零部件具有共生性,不好說在技術方面誰領先誰。兩種投資模式也有共生性。究竟采用哪種商業模式,全由投資者意愿決定。投資的關鍵在弄清楚誰值得投資、把握投資機會。  投資需要規避風險,追求利潤最大化。閻建來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即使這樣,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到底是純電動,還是混動或其他,仍然不是很清晰,現在還很難確定哪一個更有投資價值。新能源整車投資巨大,風險也很大,不是什麼人都玩得起的。零部件技術可靠性強,任何類型的汽車都需要零部件,投資靠譜,風險相對小些。  新能源整車產業化過程漫長、成敗難料。零部件產業相對成熟,投資很快就能得到回報。趙蕾也認為,投資零部件的風險比投資新能源整車小一些。  那么,大量資本進入對汽車零部件行業是利是弊?行業人士的基本共識是利大于弊。趙蕾稱:有實力的資本企業進入,能夠帶來新的概念,增強汽車零部件行業活力,促進零部件產業持續發展。  當然,更為重要的問題在于,投資方如何確保被收購的汽車零部件資產良性發展。葉盛基和閻建來都強調持續投入和不斷改進的重要性。閻建來建議:投資方應該引進更多人才,吸收被收購方的設計、制造、試驗和管理經驗,把市場做大,追求利益最大化。葉盛基指出:汽車零部件資產收購者要不斷加大研究開發投資力度,實現智能制造,不斷改進管理模式。  趙蕾表示:投資方應當尊重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規律,盡快磨合、加快整合。(本報記者姚福泰)

關鍵字標籤:https://www.liakoptfe.com.tw/
本診所使用透明牙套矯正器。
牙齒美白給你潔白無瑕的美麗牙齒。
權威齒顎矯正,讓您展現自信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