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美容時尚產業復盤與展望之三:“培育鉆”大熱 | 2023-01-31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tock.10jqka.com.cn/20230121/c644411801.shtml" 記者謝楚楚2022年珠寶行業最大焦點當屬人工培育鉆石。 河南“全球最大人造鉆石生產地”稱號橫空出世,力量鉆石(301071)等上游生產商大獲資本青睞,傳統珠寶商也紛紛入局,LightMark小白光等人造鉆石品牌已初步打開銷量,融資案件時有發生。比起天然鉆石,人工鉆石低成本、可復制、外觀更優。它憑借高性價比的特點成了珠寶業的最大商機。 相比美國肉眼可見的市場增速,中國人造鉆石在下游端的熱度遠不及上游。但隨著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消費者教育普及和“悅己消費”興起,人造鉆石的可能性還在延續。 掘金之地 上游端最為熱鬧。2022年半年報出來后,以黃河旋風(600172)、中兵紅箭(000519)、力量鉆石等為代表涉足培育鉆石的上市公司,股價大漲。 這些原只限于工業用途的國內金剛石制造商,因歐美市場培育鉆石的銷量火爆,一同帶動了業績上揚。例如2022年中報顯示,力量鉆石營收、凈利潤均同比翻番。他們還計劃新增產能,等待中國市場的第二春。 目前,河南這些涉足培育鉆石的上市公司把控著全球80%的毛坯生產,甚至能穩定量產20-30克拉的培育鉆石,90%的銷路均在國外。 “世界最大鉆石生產銷售商”戴比爾斯早在2018年就已入局,潘多拉、豫園股份(600655)、周大福、曼卡龍(300945)、潮宏基(002345)等國內珠寶商也于2021年開始先后開拓培育鉆石板塊。 2022年,這股風還在繼續。6月,LVMH集團投資部門宣布投資以色列人造鉆石公司Lusix,8月,中國新銳培育鉆石品牌ANOTA獲得梅花創投獨家投資的種子輪融資;10月,專注于培育鉆石研發和生產的美國科技公司FD3M完成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由泰越資本領投。 CARAXY凱麗希于2015年創立,是國內較早成立的培育鉆石品牌。該品牌創始人郭升曾表示,之所以早早看中培育鉆石領域,是因為“高性價比”,消費者有了全新選擇,其次是“環保”,最后是“有社會價值”。 尚處教育階段 比起上游端,下游顯得相對較“冷”。 目前國內做得有起色的品牌屈指可數。先行者CARAXY凱麗希也才即將開設第三家線下門店;最大線下門店規模的LightMark小白光,不過只開出了17家門店。整個培育鉆石的市場份額僅在1%左右。 郭升判斷,國內還要再等上兩三年,需求端才有可能爆發。目前消費者正處于被教育階段。 “歐美和中國有個差異,他們對非天然的東西沒有那么大的芥蒂,亞洲的傳統文化對天然、自然還是有崇拜,轉變會比較慢。但如今全球是一體化的,信息互通有無。中國年輕一代受傳統思想影響越來越小,未來一定會加速接軌。”他曾對記者表示。 DiamondFoundry中國區總經理李楊曾談到,美國傳統零售商已把天然鉆石和培育鉆石放在一家門店不同柜臺售賣,鋪貨速度加快,消費者接觸到培育鉆石機會多了起來。但中國目前尚未出現。隨著傳統珠寶商借勢原有渠道鋪貨,國內消費者的感知程度一定會提升。 謹慎樂觀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技術效率提升,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終端價格隨之下降。加上消費者接受度上升,人工鉆石市場必將迎來突破。但與此同時,大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對人造鉆石的市場擴展產生影響。 鉆石觀察創始人朱光宇預計,2023年培育鉆石的大方向將圍繞“上游繼續擴產,下游爭取有一些新的品牌或者大的鑲嵌類公司參與進來”。 “現在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達到真正的市場復蘇,都是處于不確定的狀態”,他預計,在經歷2023年平淡的第一季度之后,第二季度會緩慢實現復蘇。當周大生(002867)等大型鑲嵌類公司年報出來以后,他們也到了真正考慮布局培育鉆石的時候,“因為這個時間點也差不多了,包括整體市場接受度也有了提升。現在做培育鉆的品牌一個個都起來了,他們再不做,可能機會就丟掉了”。 根據貝恩咨詢預測數據,2025年全球培育鉆石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206億元增至368億元,其中我國培育鉆石市場規模將由104億元增至295億元。 朱光宇提到,培育鉆石行業如何面對印度CVD擴產、降價、貿易層整合、下游市場擴張等引發的連鎖反應,將是2023年值得關注的內容。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關鍵字標籤:https://www.purediamond.com.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