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佛教:燒香拜佛,領悟這4個字,對家庭有好處 | 2022-12-05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new.qq.com/omn/20210409/20210409A0B33R00.html"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己,在追求什麼?活著為了什麼?最終的目的將要去往何處,是為了最后有一塊豪華的墳墓而努力呢,還是為了給自己的靈魂找一個歸宿而修行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選擇后者。修行要趁早,越年輕越好,老了就沒多大用了。現在多數人學佛,燒香拜佛,皆是為了求福,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真正說是放下萬緣,求證菩提的人極少,當然我們身為世俗人,追求富貴也正常,在佛教中也有句話,佛是門中有求必應。不過佛門是教人修福,而不是只靠求福。我我們縣城附近,就有一座寺廟,每到初一十五、佛菩薩圣誕等節日,許多信眾都會前去燒香禮佛,還有很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小孩去,求文殊菩薩賜智慧,我初學佛的時候,也覺得有些迷信,通過對佛法慢慢深入了解,才有點明白,燒香拜佛是很多人心靈的寄托,同時也是善良的起點。哪怕拜佛的時候對此沒有太多的認知,也能與佛菩薩結下深厚的善緣。世人拜佛皆為求,其實有4個字是需要自己領悟的“慈、悲、喜、舍”,在佛家也常講:“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圣人就是明白人,懂得向心內修,《壇經》有云:一切福田,不利方寸。“方寸”就是指自己的本心,自己的真心本性具有無量的福德智慧。想要趨吉避兇,家庭吉祥,一切福田,還是要從心而覓。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只有自己。佛法乃人生智慧,學習之后,是拿來用到生活中的。我們拜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代表慈悲,想想自己有沒有慈悲心,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在生活中就要修“慈悲喜舍”這四種無染的心。曾聽圣嚴法師說過一句話: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學佛后,不要以為只有開悟才是智慧,有時候往往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開悟,其實只要頭腦冷靜,理智、理性就是最好的修行。心中充滿善念,感召來的多是吉祥。這比起存心不正,燒香磕頭要強百倍。對于“慈悲喜舍”的領悟,也都在生活中,在燒香拜佛的時候常不忘失,對自己,對家庭都有好處,因為拜佛就是要轉化自己的心。“慈”即給人歡喜,彌勒菩薩大家都很熟悉,進寺院天王殿就能看到,彌勒菩薩的形象,給人親切、平易近人的感覺。“慈”就要幫助一切眾生得大安樂,此謂“無緣大慈”。“悲”拔除眾生苦。“喜”在佛家中常指“隨喜”,菩薩在行菩薩道時,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讓眾生得利,見眾生歡喜,菩薩也歡喜。“舍”就是布施,同時也是修福的妙方,世間一些所得之福,皆從舍中來,有舍才有得。大舍是一種放下執著的氣魄,它需要具足般若妙智。祝大家,六時吉祥,福慧增長。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關鍵字標籤:佛像雕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