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廣州珠江邊洋氣小島,遍布別墅洋樓教堂,景色可以和上海外灘媲美 | 2022-09-12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674147306140552&wfr=spider&for=pc" 一路南風發布時間:01-1219:10本地資訊優質創作者,旅游達人時下到廣州的游客大多數會去看一下珠江新城,或者看一下廣州塔,到沙面觀光的外地游客很少。沙面是珠江邊的迷你小島,靠近沿江路,對面是芳村白鵝潭。珠江邊原來是沒有這座小島的,因為上游帶來大量沙礫,慢慢堆積而形成小島。早在宋、元、明、清時期,沙面就是南中國重要的通常要津和旅游勝地,清朝咸豐十一年淪為租界之后,開始踏上洋化的道路。如今的沙面島,保留很多清末民初時期留下來的洋房、別墅和教堂,是廣州唯一一座擁有“異國風情”的旅游小島。沙面島非常迷你,走馬觀花不到半個小時,仔細欣賞建筑之美,可以花兩三個小時。這里相對洋氣的建筑非常適合拍攝人像照片,很多女性游客總是在同一個位置換著動作拍攝良久,一些廣告公司和婚紗攝影公司也總是選擇好位置拍攝,我們前去游覽的時候便遇到數對新人。沙面曾經是廣州著名的領事館區,過去曾經有十幾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外國銀行也有九家,洋行有40多家,當年的繁華程度堪比十三行,只是因為領事館林立,沙面顯得更加靜謐,當年的廣州十三行則展現出更多人間煙火氣。清末民初,東西方文化在廣州這片土地上交融,廣州城涌現出一批歐陸風格建筑和騎樓建筑,其中以沙面的“洋門面”數量最多,而且呈規模化發展,可以和上海外灘相媲美,不過準確來說,鼓浪嶼和它更像,不同的是鼓浪嶼有很多房子是私人的,沙面島的私人住宅較少。路德天主教圣母堂是位于原沙面法租界內的建筑,由當時的法國駐穗領事館教友建立。這座教堂面向沙面島大通道,是島上的主要景觀,差不多每個游客都會來打卡,據說偶爾還會有新人在里面舉行婚禮,猜測預約排期應該不容易。除此之外,這座造型典雅的教堂也是年輕游客拍攝至IN照片的背景板。沙面基督堂位于沙面五街,是1864年建設的一座專供外僑禮拜的教堂,據說此前一直由英籍牧師用英語主持禮拜。這座教堂的周邊環境相對幽靜,也是婚紗拍攝必選景點之一。沙面島的廣東外事博物館、英國雪廠、匯豐銀行舊址也是值得打卡的景點。如今的沙面島老樹參天,綠意盎然,是廣州綠化最好的小島之一。漫游在沙面島,欣賞一座座風格迵異的歐陸式建筑,竟有種身在異國他鄉的感覺,這也說明廣州是一座包容性極強的城市。如果你身在廣州,或者有機會到廣州,建議到沙面島看看。拋開歷史原因,這里的建筑藝術還是很有特色的。舉報反饋 關鍵字標籤:婚錄服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