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傘的“前世今生” 2024-12-10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baidu.com/link?url=vh6XFOMoS44_01lrOqE41sFiKMYeh6TwO8XaQhXrWKHL6zLImXIr2WJsANxOOCprdupJJJy0GTFvVJcYgvUnVZnPaMMtJEqVof9RvpUCkWW"

進入春季以來,天氣時常會陰天下雨,而每當這時,外出的人們總免不了撐起一把雨傘,由于它具有攜帶方便、可張可合的特點,烈日之下還可以用來遮擋陽光,因而成為人們夏日里生活和外出旅行的一件必備用品。n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相傳是魯班看到荷葉和亭子受啟發而發明的。n《孔子家語》中說:“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傾蓋而語。”這里的“蓋”就是指“傘”。《史記.五帝紀》也記有與傘同類的雨具,可見傘在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簦”。《國語吳》中就有“簦笠備雨器”的記載。之后又被稱為“華蓋”,唐朝李延壽寫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定名為傘。n古時的傘,是達官顯貴的裝飾品,也是士大夫權勢的象征物,帝王將相出巡時,長柄扇、“萬民傘” 左簇右擁,乘坐的車輿上也張著傘,這-慣例直傳到明朝。其實傘的主要目的除了表示其威儀外,還是為了遮陽、擋風、避雨之用。n古代雨傘最通用的材料是紙,而紙傘的大量使用是在漢朝以后。n傘在中國誕生之后,隨著對外開放和交流的日益擴大,也就逐漸傳到了國外。日本在唐朝時先后向中國派出了19批“遣唐使”,多達500余人,其中有醫師、畫師、音樂家及各方面的學者,他們到中國專門觀摩和學習中國文化,不僅把中國的歷法、天文、音樂、美術等文化帶到了日本,也把包括制傘工藝在內的多種生產技術、制造工藝帶到了日本。n1747年,英國位叫祖納斯.漢努威的商人到中國旅行,發現中國人打著油紙傘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傘一收, 隨身攜帶,甚為方便,回國時便買了一把。回去后不久,正逢一個雨天,他便排開帶回去的那把雨傘在倫敦街頭行走。按當時英國的宗教傳統認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傘遮住雨就是違反天意,是大逆不道的。漢努威因此受到嘲罵和詛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擲雞蛋。n但是,雨傘的好處卻人人可見,終于在一片反對聲中逐漸盛行起來。到19世紀中葉,雨傘成了英國人的生活必備品,而且用傘也成了英國人的一種榮耀。世界上第一個設計降落傘的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也是受到傘的啟發才發明出來的。n現如今,傘的家族更是子孫繁行,款式眾多。有置于案頭、茶幾上的燈草傘,有直徑達兩米多的海濱浴場遮陽傘。有飛行員必備的降落傘,有折疊自如的自動傘,還有用于裝飾的小小的彩色.....傘正因為它多功能、多樣式的特點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n

關鍵字標籤:廣告傘印刷
本診所使用透明牙套矯正器。
牙齒美白給你潔白無瑕的美麗牙齒。
權威齒顎矯正,讓您展現自信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