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碳達峰、碳中和應關注哪些領域? | 2024-01-15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baidu.com/link?url=ASDf_WhlxEskXhNERYIBgJqqy0FPA6MbKlkI0P4S5tFAA-oD0RHOkP-psZypIvoOv6g8X4r0o5twc_07-KgIw1HtidJfK1dYsR9n9ZW0c2e"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統計,中國碳排放主要來源于電力、建筑、工業生產、交通運輸、農業等領域nn● 電力部門nn中國的能源稟賦通常以煤多、油少、氣少為特點。目前,電力供應結構仍以燃煤發電為主,導致電力行業碳排放量高。預計在碳中和目標下,到205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發電將占總發電量的90%以上,燃煤發電比例將降至5%以下。可以看出,電力行業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方面面臨巨大挑戰。nnnnn● 建筑領域nn最大的碳排放源是建筑用電和用熱產生的間接碳排放,目前約占中國總碳排放量的17%。因此,建筑節能減排是建筑領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首要任務。建筑領域的另一個主要碳排放源是施工作業期間的直接碳排放,包括烹飪、生活熱水、燃煤供暖和其他活動造成的碳排放。nnnnn● 工業生產領域nn工業領域近一半的碳排放來自水泥、鋼鐵、合成氨、化工等行業的生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來自原材料生產過程,如石灰石作為水泥生產的原料和合成氨過程中使用的天然氣;第二,工業生產中高溫加熱產生的燃料燃燒,如高爐煉鐵使用的燃料;第三,它來自用于生產中間產品和低溫加熱的化石燃料。nnnnn● 交通領域nn隨著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交通運輸領域的碳排放量持續上升。其中,公路運輸產生的碳排放占我國交通領域碳排放總量的82%,是實現交通領域碳高峰和碳中和的重點。與公路運輸相比,航空、船舶和鐵路運輸產生的碳排放更少,但實現減排面臨更大的技術挑戰。nnnnn● 農業領域nn農業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食品系統,包括生產過程和后農業系統,包括加工和分配。據估計,整個食品工業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排放量的26%。減少農業碳排放可能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最大挑戰之一。nnnnn碳峰值和碳中和五個關鍵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前景nnnnn科技創新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目標的關鍵碳達峰和碳中和同時發生。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實現依賴于一個系統而復雜的技術體系,需要全方位的科技支撐。目前,相關關鍵領域的許多技術還不成熟,需要加強科學研究,加快提高科技支撐能力,這也為創新和風險投資提供了重要機遇。碳達峰、碳中和的五個關鍵區域nnnnn● 電力結構的清潔轉型是碳中和的基礎。電氣化是碳中和的核心,電力的綠色轉型是碳中和的基礎。作為中國最大的碳排放源,為了實現碳高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必須加快電力結構的清潔轉型,發展水電、光伏發電、核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 關鍵字標籤:碳盤查證照 |
|
![]() |